第572章 魔鬼的战刀(下)-《统御全球》
第(2/3)页
一轮明月照亮大地,盟军的坦克和步兵趁德军调整部署之际突入了德军的阵地,第15装甲团立即起反击,不久就由装甲步兵团那里传来了捷报。
斯坦因纳派出第61摩托车营在第11o和第111装甲步兵团的接合部攻击盟军,这股盟军似是敌人的主力,到了白天,情况已明:
德军第11装甲师取得了防御战的重大胜利,盟军在德军的阵地之前丢下数千具尸体,德军的损失也不小。
当日下午,盟军第48坦克军防地上一派宁静,事实上,德军在斯海德河一线的大规模进攻战已告一段落,盟军已经开始后撤了,并在积极准备第二条防线。
但是,盟军现在是四面受敌,德军是一百多完精锐部队围着五十五万盟军狂揍,就算盟军在某一地段能取得一些胜利,可依然改变不了整个战局。
由于盟军第8集团军阵地的瓦解,这就在盟军的左翼打开了一个口子,德军的部队正通过这个口子源源而入。
1o月21日,巴顿接到命令:撤离斯海德防线,转移到西面11o英里处的卡亚。除非盟军飞快地行进,否则是解救不了阿博的。
在结束关于斯海德河战斗的叙述以前,必须对这位天生坦克指挥官斯坦因纳将军赞颂几句,在整个战斗过程中、他的装甲师简直是一支“魔鬼师”。
遇到步兵不能对付的盟军登6场,斯坦因纳就以坦克兵的全部力量去猛击敌人,他在遵守一句古老的格言:“不必吝惜,只管猛击。”他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战果,是因为他坦克与步兵完美密切协同。
斯坦因纳永远不让单一的坦克去直接支援步兵,因为他认为这样对十分需要的坦克是不利的,并且也是个浪费。而机动作战的战术常使形势转危为安,并使敌人遭到很大损失。
这期间,斯坦因纳指挥的B集团军群的行动,内共消灭敌军坦克一千七百余辆盟军坦克和装甲车。
根据德军的所见所闻,德军认为,只要德军有沉着勇敢的士兵,有集中使用的坦克和火炮,就可以打败拥有大量兵力、兵器的盟军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