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3章 隆美尔的软肋-《统御全球》
第(1/3)页
英美联军方面,坦克乘员,特别是机械化军的坦克乘员,根本谈不上什么象样的训练,这个缺点也是德军取胜的原因之一。』『笔Δ 趣阁WwΔW. biqUwU.Cc当然被围困的英美联军还是有较强的战斗意志,在被包围的情况,依然可以顽强战斗。
斯海德河这一仗,由于英美联军坦克第5集团军指挥部所采取的方法不当,使德军打起来并不吃力。
他们投入战斗的各个军,起攻击时在时间上并没有什么协同,大量的步兵师之间也没有协同好。
这样,德军第11装甲师就能够打完一个军再打一个军,等到把这个坦克集团军削弱到一定程度,德军装甲师甚至可以撤下来,再去对付英美联军的另外一个坦克集团军。
英美联军在斯海德河战斗中采用的战术,给德军留下的最初印象,这些印象在以后的许多情况中进一步证明是正确的。
实际上,德军每次起进攻以前,先进行广泛的渗透活动,由一些分队和小组“渗入”到防御阵地中来。在掌握这种作战方法方面,还没有人能过斯坦因纳指挥的B集团军群。
虽然外围地域都在监视之下,德军却突然间就在德军阵地的当中出现,谁也没看见他们来,谁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。
甚至在那些通行特别困难的地方,他们都可能成群地出现,而且很快就挖了掩体。
诚然,单个士兵渗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,因为英美联军的阵地只有薄弱的兵力防守,支撑点中间的间隔也很大,师的防御正面宽达1o英里。
但是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是,尽管整个夜晚英美联军都在注视着,机警地张大眼睛望着,第二天早晨准还有整分队的德军到渗透的防御阵地里来,带来了全部武器和弹药,而且还挖了掩体。
这种渗透的技巧是惊人的,几乎没有声音,一枪不。这种渗透战术,德军使用了数百次,取得了重大成果。对付这种行动的唯一办法是:
加强守备力量,让那些值勤的机警士兵作纵深配量,并不断地进行巡逻,而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要有足够的预备队随时作好准备,一有情况立即出动,赶走侵入的敌人。
第(1/3)页